大运河水体治理工程
2021/05/12条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保护大运河也是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大运河河道水系是大运河功能的重要载体,历经2500年的沧桑变迁,大运河河道水系已不仅仅是河道,还是承载着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保护好大运河的功能与文化,离不开保护好大运河河道水系。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坚持共抓大保护,提出推进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工程,要求从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方面着手推进发展。2020年8月3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发展改革委、林草局联合印发了《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规划思路包括优先保护水质良好的河流、湖泊,整治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水体,加大工业、农业、生活、航运的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规划重点任务包括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积极防范环境污染风险等,严格水体治理要求。规划目标为到2025年,大运河沿线生态空间布局基本稳定,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拓展区和辐射区内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劣Ⅴ类水体大幅削减;到2035年,核心监控区内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要求的已有项目和设施原则上全部搬离;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规划》第六章为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包括构建城乡安全供水格局,定期开展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开展城乡供水信息建档立卡工作;完善城镇污水配套管网,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泥安全处置;严格工业企业环境准入,推进产业生态化集聚改造,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积极治理船舶污染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