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河北首次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河北首次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大运河东光段航拍图河北日报3月30日讯(记者崔丛丛、周洁)今天上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这是我省第一部关于大运河的专项法规,填补了大运河法治保护的立法空白, 【详情】
03.30 2022
《中国大运河(河北沧州段)遗产保护规划》
2010年3月3日,经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第四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大运河(河北沧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标志着沧州市大运河遗产依法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大运河(河北沧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编制完成。规划分保护规划文本、保护规划图纸、保护 【详情】
03.03 2010
《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沧州市提出,要切实搞好顶层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六大类19个专项任务。至2020年底,主城区段全部、城区以外具备条件的河道完成清淤疏浚。至2021年,文化遗产实现应保尽保,绿色生态廊道初步建成。至2022年,实现主干河道正常来水年份全线有水, 【详情】
10.20 2020
《中国大运河河北段遗产保护规划》
《中国大运河河北段遗产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并由河北省政府批准公布实施。省政府要求,大运河沿线各市、县(市、区)要将《中国大运河河北段遗产保护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编制城镇等规划与之相关的规划中,要注意与本规划的衔接。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土地利用调整、道 【详情】
08.24 2012

全力以赴 不舍昼夜 只为通航——全力推进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 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香河

2021/06/07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河北共产党员网省直讯(记者 翟新建 通讯员 刘杰)6月2日,河北省发改委在北运河重要河畔城市香河组织了“运河今朝媒体行”调研采访活动。

香河位于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华北平原北部,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县域面积458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化率高,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誉。

北运河廊坊段是贯穿京津冀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上连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廊坊市委、市政府、香河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河北省委主要领导重要指示精神,把北运河旅游通航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力以赴,不舍昼夜,迅速启动规划编制,同步推进河道整治、清淤疏浚等工作,为北运河旅游通航打牢基础。

激情干事业,挑战“不可能”。香河县委、县政府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将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作为全县“一号工程”、头等大事,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决扛起北运河旅游通航的主体责任。成立了该县县委书记任指挥长的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指挥部,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争分夺秒、高质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进度、保质量、保通航,一切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确保如期实现6月旅游通航目标,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香河。

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全力以赴推进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

古运河要重生。大运河是一条集经济之河、交通之河、文化之河和中外交流之河于一身的国运之河。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2020年1月30日,省委主要领导到廊坊调研检查时,深入香河实地察看大运河治理工作情况,要求加强与京津对接,密切沟通、协调联动,确保如期实现与北京同步旅游通航。为更好的完成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工作,河北省发改委对香河北运河的工作多次督促协助。

廊坊市委、市政府把做好北运河旅游通航工作作为省委交派的政治任务、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制定了《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和《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通航工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时解决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香河是大运河流经廊坊的唯一区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把旅游通航作为一件大事、盛事、幸事去推动、去落实。”香河县主要负责人说。县委、县政府切实扛起北运河旅游通航的主体责任,实施四套班子成员包联制度,实行每日调度、台账管理、晾晒评比、督察考核,与市级各专项工作组配套形成条块结合、权责明晰、立体高效的组织架构,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坚持文旅融合、产业带动,精心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北运河流经廊坊21.7公里,流经廊坊市香河县,其中13.3公里位于香河县境内,另外8.4公里属冀京、冀津界河。这里沿河两岸绿树成荫,河面碧波荡漾,有着“龙头凤尾北运河”的美誉,是古代南粮北调的重要漕运通道,香河因此被称为“首都之门户、漕运之咽喉”。千百年来,经过岁月洗礼的北运河香河段存留下许多历史遗存和古老民俗,如金门闸遗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头屯中幡等,诉说着香河昔日的辉煌。

“北运河旅游通航是香河的重大战略机遇,必须坚持战略思维、长远眼光、全局考量,把北运河香河段打造成为文化精华带、绿色生态带、休闲旅游带和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样板。”在工程规划和建设中,香河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反复强调这一理念。为此,香河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相关规划,确立了“通航引领、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全域发展”的推进思路,搭建“一河贯通、分段定位、辐射城乡”的整体空间架构,以此形成“一带、三段、两翼、多核”的旅游通航发展格局。“一带”即以运河旅游通航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发展带;“三段”即北部森林风貌、中部休闲风情、南部田园风光三个特色风景区段;“两翼”即运河旅游辐射带动的东西两侧城乡旅游发展片区;“多核”即以中心码头、王家摆、金门闸等为核心的文旅项目。

抓住旅游通航历史机遇让香河旅游经济再腾飞

香河政府的旅游形象定位为:“京畿首驿•如意香河”。“京畿首驿”,即香河县为北运河通航旅游出京第一站,应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充分借势北京,发展运河休闲旅游。“如意香河”,即通航旅游应营造如意圆满、轻松闲适的休闲氛围。

结合“一带、三段、两翼、多核”的旅游通航发展格局,香河县委、县政府会同有关部门确定了三大核心任务,即保通航、塑风情、兴文旅。

保通航,即形成“一闸坝、二桥梁、五码头”的通航设施空间布局。一闸坝就是曹店橡胶坝改造成可通船闸坝;二桥梁就是新建王家摆桥、安运桥;五码头就是建设1座中心码头、4座旅游码头。

塑风情,即结合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定位,着力塑造三大特色风景区段:北段优生态,塑造“大水厚绿、鸥鹭翔集”的森林风貌;中段兴文化,塑造“十里烟柳、云帆霄鼓”的休闲风情;南段融田园,塑造“带水绕田、沃野欢歌”的田园风光。

兴文旅,即整合重构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体系,建设“便捷可达、公交衔接”的旅游交通支撑体系,构建“一闸两馆多点一环线”的历史遗产保护展陈体系,形成假日休闲旅游的核心产品体系,打造北运河航旅枢纽和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游客尽享“水岸互动、昼夜兼休”的假日休闲极致体验。

以人民事业为中心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在通航建设中展现积极作为

河北省发改委“运河今朝媒体行”的媒体记者走进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中心码头施工现场,起重机、挖土机、工程车等大型机械全马力作业,工人加班加点紧张忙碌,抢抓工程进度干得热火朝天。

施工方告诉记者根据规划,整个通航工程将建设1座中心码头和4座旅游码头,目前各码头港池均已开挖完成。

距离中心码头下游不远处,橡胶坝及船闸工程也在同步紧张施工中,目前船闸、船室、航道扩挖,已累计开挖土方35万多立方米,闸室段基础已完成,橡胶坝主体基本完成,正在回填导流明渠,开始坝袋安装准备工作。

旅游通航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手续繁。为确保旅游通航目标,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工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并联推进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建设。

“北运河旅游通航后,我们香河就更加美丽更加幸福了。”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香河县通航办负责人说,他们将把通航工程中展现出来的激情干事业、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和魄力,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和攻坚克难的拼搏作风发扬光大,谱写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香河的崭新篇章。